黑龙江省特色沙果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所属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成果简介:沙果果实中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尤其是抗氧化因子和硒、锌的含量最为突出,成为大兴安岭的一宝,是大兴安岭南麓包括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等东北地区重要的本地水果之一,也是一种集药理、保健、食品于一身的绿色水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饮食健康。于是,以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果实为原料生产的沙果果丹皮、沙果脆片、沙果果冻等产品推向市场后必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深圳、广州、南京、上海、北京、合肥、济南、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市场上也都有沙果产品的销售网点,因此,大力发展沙果系列休闲食品产业是合理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有效途径。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合作方式:以技术服务、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方式进行合作。
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微胶囊化包埋DHA
所属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微胶囊壁材包埋DHA。芯材DHA作为重要的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因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性,其结构和性质很不稳定,对光线、温度、空气及金属离子等外界环境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些外界因素能加速藻油的氧化,破坏藻油的氧化稳定性,容易导致食品酸败,又由于DHA带有鱼腥味,添加到食品中会造成产品风味和口感变差。尤其是目前婴幼儿奶粉中的最新国家标准规定了DHA添加量的最低下限,按照该标准目前市售DHA微胶囊产品的添加于产品中会造成适口性较差,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另外,婴幼儿奶粉、老年营养粉等特医食品大多使用大豆蛋白、乳清蛋白麦芽糊精或酪蛋白作为DHA藻油的微胶囊壁材,然而在风味遮盖、产品氧化程度效果方面仍然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微胶囊壁材阻氧阻汽性达不到要求,依然要添加油脂抗氧化剂在贮藏、应用过程中使其稳定,保持原有生理活性是极其重要的。本项目采用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微胶囊壁材包埋DHA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复配乳化剂不仅能很好地达到DHA乳化和分散效果,达到很好的包埋效果,口感还具有乳香味道,提高了产品的适口性;同时壁材玉米醇溶蛋白具有天然的阻水、阻氧、阻油和肠溶性能。可防止氧气、水分、光照等造成的氧化变质,起到了保护DHA的生理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藻油微胶囊化后,由液态变成粉末状,便于食品加工和贮藏。
合作方式:以技术服务、与企业合作、实施成果转化、以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
利用玉米加工副产物生产健康功能肽技术
所属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成果简介:利用挤压膨化方法对玉米蛋白预处理,并将限制性酶切法和酶法糖基化修饰进行有机结合,对玉米蛋白进行改性,制备出多种玉米蛋白水解物及其糖基化修饰产品,除具有分子量小、易于吸收等特性外,系列产品还分别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保护肝脏和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等健康功能。技术成熟度7级。
合作方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
东北寒地常见果蔬的温室无土栽培种植技术
所属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成果简介:我国的设施农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种苗等生产。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省肥、省水、省工、病虫害少,可实现生产过程无公害化等优点,同时也是推动农业商品化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和核心。受多种因素制约,东北寒地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发展极为缓慢。本项研究选取我省资源丰富秸秆和炉渣等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为原料研制复混基质,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等供给植物营养,开展寒地常见果蔬温室栽培基质和养分需求规律的应用研究,研发适宜本土区域常见果蔬的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及供应新模式,实现东北寒地常见果蔬的自产自销,拓展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等资源再利用途径,创建绿色环保有机循环的新型种植示范基地,实现集种植、观赏、采摘、销售等为一体的新型循环农业产业链。
合作方式:以技术服务、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或者以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等方式进行合作。
秸秆微生物转化黄腐酸与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所属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成果简介:秸秆燃烧仍然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本项目重点考虑秸秆深加工行业,实现秸秆工业化/产业化利用,建设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研究秸秆微生物转化黄腐酸技术体系,研发工业化设备,开发肥料化/环保制剂/融雪剂等产品系列。可研发秸秆微生物转化黄腐酸与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1套,实现秸秆碳固定50%以上;实现研发产业化工程设备1套;开发新产品3-5个,产业效益可观,能够实现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
转自齐齐哈尔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