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龙江民企网官方网站!服务热线:0451-51687531
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就业服务 > 成功案例 > 详情

就业服务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黑龙江齐齐哈尔:打造“名校优生”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2022-05-13 13:29:06 点击次数:1525 次

黑龙江齐齐哈尔:打造“名校优生”特色品牌

发布日期:2022-02-09 来源:厦门市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才发展与服务中心


  为破解人才大量流失、产业升级转型难的问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及考察黑龙江及视察齐齐哈尔时作出的指示,结合全市12个重点产业和县(市)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于2013年开启了“名校优生”引才工程,坚持思想再解放、政策再开放,突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加大引进力度、创新岗位设置、注重基层锻炼、畅通成长通道等方式,打响了“名校优生”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引进大学生共计5000余名,其中,2019年至今引进“名校优生”4372人,数量是前6年总和的7倍多,引才数量逐年攀升,为齐齐哈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选优配强,加大引进力度,做好人才储备

  ∎解放思想,运用市场化思维。近年来,“名校优生”的选聘越来越突出“自主”、“面谈”等特点,由各用人单位建立量化评价体系,给予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权,侧重考察面谈人员价值取向、工作能力、职业规划等确定拟聘用人员。选聘岗位的设置更加精准实用,紧紧围绕齐齐哈尔市12个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向专业部门、专业岗位倾斜。


  ∎开放政策,引导本地人才回流。自2013年齐齐哈尔市启动“名校优生”引才工程后,连续五年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233人。2018年起,为引导省内人才回流,适当放宽了黑龙江籍、齐齐哈尔籍的学历要求,报考市直局属事业单位,黑龙江籍可放宽至全日制统招研究生学历毕业生;齐齐哈尔籍可放宽至一批次录取的全日制统招本科学历毕业生。当年成功引进大学生377人,超过前5年引进的总人数。


  ∎细化选聘,校招、社招“齐步走”。2019年起,齐齐哈尔连续三年实施“名校优生”选聘千人计划,校园选聘与社会选聘齐步走,由市委书记亲进校园招引高校应届毕业人才。同时,积极与高校进行对接,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21所高校建立人才工作站,畅通大学生引进通道。


  ∎创新岗位,储备党政人才。为吸引更多人才、储备年轻干部,自2018年起,齐齐哈尔市开设党政干部储备人选培养方向类岗位,连续三年引进“名校优生”共420余人,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人才储备提供有力保障。2019年成立齐齐哈尔市人才发展与服务中心,发挥人才池的作用,为各单位储备、培养、输送各领域人才。2020年至今,为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名校优生”额外选聘了70余名村(社区)党政后备人才,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二.多方锻炼,创新培养模式,延伸培养链条

  ∎轮岗锻炼,增强综合素质。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选聘42名市直党政干部储备人选培养方向类“名校优生”,系统地安排到市发改委、工信局、扶贫办等经济主干线、民生部门和基层一线进行培养锻炼,不断提高人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着力培养“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人才储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基层,提升实践能力。2020年3月起,市委组织部先后选派7名党政干部储备人选培养方向类“名校优生”和12名市直单位“名校优生”深入乡镇街道锻炼,各县(市)区共选派349名“名校优生”前往乡镇社区锻炼,在疫情防控、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为“名校优生”群体做出模范表率。


  ∎干事创业,释放人才活力。市直单位选派的“名校优生”投身驻村工作队,通过躬耕基层,有效助推集体经济、村级产业和电商平台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结合重点产业人才引进“丰羽计划”选派的“名校优生”驻企业历练服务,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卫生系统招聘的“名校优生”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专业本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和爱心。


三、育贤任能,搭建平台载体,畅通成长通道

  2020年,齐齐哈尔市委开启了新一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将人才培养与成长列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要内容,搭建平台载体,建立青年人才成长绿色通道。


  ∎推行“导师制”。由所在单位领导干部进行传帮带,为“名校优生”量体裁衣制定培养规划、轮岗计划,结合实际举办专项培训班、青年干部论坛等,在“名校优生”单项培养工作上形成闭环,各项培养工作相互支撑形成体系,比学赶超帮氛围浓厚,帮助“名校优生”提升能力、展现风采。同时注重培养实效,加强对“名校优生”跟踪管理和考核评价,为“名校优生”统筹使用提供依据。


  ∎开展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培养“引擎工程”。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按照“名校优生”成长方向,在交流培训、承担项目等方面给予培养对象重点支持,逐批培育专业精、潜力大、后劲足的青年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并在职称评审和其他评选评优中给予优先倾斜,拓宽“名校优生”专业发展空间,目前已对149人开展培训。


  ∎畅通提拔使用渠道。在管理岗位人才培养上,坚持提拔使用引领和助推培养的导向,积极为“名校优生”干事创业拓宽通道、提供平台,统筹使用市级“人才池”科级领导职数,为全市事业单位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成长平台,目前全市已有35名“名校优生”走上科级领导岗位,有效激发了“名校优生”干事创业热情。

四、

  经验启示

  1.齐齐哈尔市在“名校优生”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关键,得益于以下四点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及考察黑龙江及视察齐齐哈尔时作出指示,思想观念始终是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短板,新时代东北振兴,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抓住机遇、跟上时代。齐齐哈尔市委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解放思想,突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2.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高位推动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协同创新,在完善人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优化创业环境、搭建创新载体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社会环境持续优化,齐齐哈尔市政治生态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吸引了更多人才来鹤城干事创业。


  3.好政策方能吸引英才,2016年齐齐哈尔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7年出台42项人才配套细则,2018年修订其中33项,形成“1+42”的人才政策体系,2020年,以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市委书记亲自抓人才改革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制定出台《齐齐哈尔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配套出台34项人才政策,形成“1+34”人才政策体系,政策含金量进一步提高,如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和企业薪金待遇为主要招引要素的“丰羽计划”、提拔35名“名校优生”走上科级领导岗位等举措,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4.人才工作始终聚焦中心工作,紧紧围绕齐齐哈尔市12个重点产业开展,做到“产才融合”,在“名校优生”的引进上向产业人才靠拢,在岗位设置上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向专业部门、专业岗位倾斜,释放人才红利,将人才数量转化成经济效应。

党建领导机关:中共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
行业管理部门: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黑ICP备2021005609号-1    
TEL:181-4512-6167     E-mail:mch20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