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龙江民企网官方网站!服务热线:0451-51687531
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就业服务 > 成功案例 > 详情

就业服务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创新工作举措!大庆市“引才”“留才”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2-05-11 13:46:03 点击次数:1144 次

创新工作举措!大庆市“引才”“留才”交出亮眼成绩单


东北网1月20日讯 去年以来,我市人才工作在省、市委组织部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奋斗目标,以发展所需为令,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积极抢抓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各类人才加速集聚,不断为转型振兴发展增添新动能。


强力“打捆”引才规模大幅攀升


我市着眼打捆整合全域资源,重塑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人才层次、梯次多元互补的人才资源格局,去年引进各类人才1.7万余人,其中产业人才1.4万余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求贤引才不止步,抢抓各地人才引进暂未启动的时机,在全省率先开创了“网上面试”引才新路径,为市属高中引进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优秀毕业生90人,计划完成率100%,赢得了考生和用人单位“双点赞”。全市事业单位引进人才643人,其中市属事业单位引进410人、创五年历史新高。完善“打捆引才”顶层设计,出台《大庆市人才引进工作程序规定》和《大庆市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办法》,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大幅提高。兑现引进人才、选调生购房补贴和选派挂职专家2019年工作经费补贴等人才政策资金339万元,为各类人才更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全力“筑基”十大基地硕果丰盈


我市将“十大基地”建设作为人才“蓄水池”,持续深化地校合作,派出39支小分队赴60所合作高校,开展“十大基地”建设高校行活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0所高校与大庆市合作新建“十大基地”63个,均授牌挂牌;签订“十大基地”协议51份,“十大基地”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市“十大基地”达到134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将在2021年寒暑假期间组织41名本硕学生到大庆市直单位实习实训,地校实习实训合作落地见效。围绕“十大基地”建设,在“大庆人才”微信公众号推出“‘四进两看’话基地”等系列专栏,发布专题信息13期,讲好大庆人才故事,传播大庆人才声音,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广大高校毕业生留庆就业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合力“搭桥”双赢之路加速铺就


为畅通持续聚才的源头活水,我市举办了“魅力大庆·邀你同行”——大庆市“打捆引才”合作高校对接会。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8所高校68名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负责人齐聚大庆,围绕人才工作站和“十大基地”建设座谈交流,与各高校签订56份人才工作站合作协议,聘请67名大庆市引进人才特聘专员,建立了常态化合作引才机制,开启了地校合作新征程。加速地校合作成果转化,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省内涉农高校院所选派20名农业专家作为“特聘人才”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累计服务基层863天次,解决生产实际困难2700余个,人才效益充分凸显。


借力“扬帆”大庆名片持续擦亮


我市积极参加“黑龙江人才周”活动,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四所知名高校承办了“黑龙江人才周”活动宣讲会、座谈会、招聘会,坚持提前预热、深入推介、重点对接,分别与学校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及80多个二级院系进行了交流座谈,圆满完成了“黑龙江人才周”各项任务。借助网络“云直播”平台,通过“云游大庆”“政策直播”“线上求贤”扩大宣传,开展“看大庆·爱家乡”网络直播引才活动,301家单位发布了6689个人才引进计划,直播累计访问量突破25万,让更多人了解大庆的发展优势和空间潜力,增进留庆发展意愿。积极营造敬才爱才环境,利用“大庆人才工作网”“大庆人才”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900余篇,在《新华网》《大国人才》《黑龙江日报》《龙江先锋网》等媒体发布信息200余篇,大庆人才工作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来源:东北网 2021-01-20

党建领导机关:中共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
行业管理部门: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黑ICP备2021005609号-1    
TEL:181-4512-6167     E-mail:mch20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