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龙江民企网官方网站!服务热线:0451-51687531
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 黑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 详情

品牌活动

黑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品牌活动】哈尔滨新区:厚植沃土,创新创业活力奔涌!

发布时间:2020-05-13 13:51:00 点击次数:968 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通知

国办发〔2020〕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更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新动能支撑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部分地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创新创业主体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强化功能定位,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发展

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要按照创业就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全球化创业等差异化功能定位,强化区域覆盖、功能布局、协同发展,增强示范功能和带动效应。

一是聚焦稳就业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打造创业就业的重要载体。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在社会服务领域运用“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新模式促进创新,有效支撑科研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群体开展创新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每年带动形成一定规模的创业就业。

二是聚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着力打造融通创新的引领标杆。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布局、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形成体系化融通创新格局。

三是聚焦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着力打造精益创业的集聚平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构建专业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增强持续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育成长型初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是聚焦深化开放创新合作,着力打造全球化创业的重要节点。探索搭建创新创业国际化平台,深度参与全球创新创业合作,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培育创新创业国际化品牌,不断拓展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空间。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双创示范基地的协调指导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作用,加大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双创示范基地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及时跟踪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要围绕建设重点制定具体方案,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统筹协调机制、运行监测体系,加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四、开展监测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健全双创示范基地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对双创示范基地的运行监测和绩效评估,根据功能定位分类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并推动在更大范围实施。要建立健全双创示范基地动态调整机制,对示范成效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给予适当表彰激励,对工作推动效果差、示范作用不明显的及时调整退出。

附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92个)

国务院办公厅

2020年12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92个)

一、创业就业方向(25个)

山西省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省辽源经济开发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安徽省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陶溪川)

山东省莱西市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湖南省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

重庆市大渡口区

四川省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昌都经济开发区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经济开发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厦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二、融通创新方向(27个)

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丰台园

天津市天津港保税区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黑龙江省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北省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南省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市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川省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省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四君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三、精益创业方向(32个)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市东丽区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辽宁省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吉林省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智谷

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省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建省福州软件园

福建省厦门生物医药港

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南省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北省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新港区

广东省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市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陕西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四、全球化创业方向(8个)

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朝阳园

上海市静安国际创新走廊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福建省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哈尔滨新区积极营造双创氛围,

激发双创活力,

吸引国内领军科技企业落户,

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双创已经成为新区

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截至目前,新区已集聚专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53个,在孵企业2654家;新区已吸引集聚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0.7万人落户……这是记者在15日召开的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黑龙江分会场启动仪式上获悉的。

15日,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黑龙江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哈尔滨新区举行。来自全省的100余家企业、200多名“双创”代表参加现场活动,线上参与人数超千人。

据了解,本次“双创”活动周主题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创新创业促进会、哈尔滨新区科创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所承办。

启动仪式上,安天科技、新光光电等企业家代表分享了成功创业经验,举行了2020年“创客中国”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哈尔滨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签约仪式。

据介绍,黑龙江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推动科技人员、大学生、农民和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创新创业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重要引擎。

哈尔滨新区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对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逐渐显现。目前,累计已有100多个项目与我省8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与成果转化。2019年新区全年专利申请数达到900件,同比增长6%。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培育科技企业810家,新光光电作为全国首批科创板企业成功上市。

哈尔滨新区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合力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承诺即开工、办照即营业等优惠政策,新区行政审批集中度达97%,35个区直部门中有33个实现“无审批”。积极探索“双创+共享”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全链条技术孵化和成果转化体系,培育形成了“航天海鹰钛合金”“万鑫石墨谷”等特色产业双创主体,发展壮大了卫星激光通信、哈工大机器人、哈工程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双创主体,涌现出安天科技、工大航博、新光光电、海能达无线通信等一批创新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新区已集聚专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53个,在孵企业2654家。其中,2019年,新区承办了系列国际及国内“双创”大赛,在众多参赛项目中,先后有36个高质量项目经过角逐落地新区。

2020年,在全省首推创业贷款贴息、人才公寓租住补贴等多项人才政策,真正让利于双创。截至目前,新区已吸引集聚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0.7万人落户,其中回流反哺家乡的龙江籍优秀人才2000多名,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已达1.31万人,形成了多级人才梯队。

南方科技大学科技园区


党建领导机关:中共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
行业管理部门: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黑ICP备2021005609号-1    
TEL:181-4512-6167     E-mail:mch2016@126.com